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烘焙的重要性

      如果說後製處理法決定咖啡的品質,那麼咖啡豆烘焙師就是決定他的味道;烘焙師在烘焙時,經由溫度的變化讓咖啡產生物理化學變化,但是每個階段皆會造成不同的風味,所以烘焙師在每個物理及化學變化所下的決定都會決定咖啡熟豆味道上的風味;所以縱使是同一支生豆,給不同烘焙師去進行烘焙,出來的結果絕對不一樣;故才說烘焙師決定咖啡豆的味道。
      日本巴哈咖啡館老闆田口 護先生;相信長期研究咖啡的人都對他不陌生;他將咖啡烘焙分類,什麼咖啡生豆適合什麼烘焙度,脫水時間多長等等,將總總因素歸類出一個適合各類咖啡生豆的處理方式。在此類的系統執行下會產生的風味中規中矩,並無太多變化性,卻也是將烘焙帶進一個較為簡單且不易出錯導致浪費生豆的方式,而田口先生在針對咖啡豆的研究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對入門的烘焙師而言會是一個很棒的典範。
      然而,烘焙所要經過幾個基本的步驟究竟有哪些?筆者未來自許成為烘焙師,對這幾個過程算是有些研究,但是現在仍在練習中,並未達到純熟;以下幾點的略見也希望大家發現問題可以馬上跟我說。
      (一)脫水:一般生豆含水量約在10%~12%,也是較適合烘焙的含水量,但是會因環境潮溼而提高含水量,導致容易受潮發霉;反之則導致風味喪失。就原則上而言,新豆的含水量較高,生豆顏色呈現暗綠色或灰綠色;老豆則呈現淡綠色或淡黃色。
      生豆入爐之後,第一階段吸熱現象也就是脫水階段;水份大部分在此階段去除,也為焦糖化反應(註一)及梅納反應(註二)做準備。生豆中有一部分自由水(非含在碳水化合物的水),脫水即是將自由水蒸發,使之平均導熱至豆體,水份下降後,才開始啟動化學反應。
      (二)催火:豆色由綠轉黃,青草味轉變成麵包味,表示脫水成功,豆體將變軟,此時加大火力避免之後再補火。
      (三)一爆階段:在到達最適合焦糖化梅納反應的環境後(170度c~205度c),而剛剛好在期間約是一爆發生的時間,約略180度c上下10度開始發生。
       在一爆之前豆表會呈現多皺摺或黑斑紋。180度c因化學反應,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氣,衝破細胞壁,發出爆裂聲,也就是所謂一爆;時間約略一至二分鐘,此時豆體會變大,失重比持續增加,此時會從吸熱過程轉變成放熱,爐溫會持續不斷迅速上升,需隨時注意豆子情況及溫度變化,以利降火或調整風門;而在一爆後,豆表的皺摺會變成平滑整齊。
      (四)下豆冷卻:無論烘焙手法如何,爐溫不得超過230度c,避免火災發生。
      熟豆的冷卻需要快速且有效率的方法;只要豆體溫度還維持高溫的情況下,即使已經下豆,豆體本身仍在進行烘焙,故在下豆後可使用一些方法協助豆體溫度快速自然下降。 
※在第三階段後,如果再持續烘焙,溫度持續上升情況下,在細胞壁內熱壓力衝破細胞壁的而產生爆裂聲,即稱為二爆;此時豆體已經極度脆弱,即將進入碳化狀態。而筆者之所以不探討的原因,是因為此種深度烘焙下,如果不是產地特色相當凸顯的情況下,會留下的大部分都是烘焙的味道,本身豆子的特色已經被破壞;筆者並不太接觸此類咖啡豆,如果有疑問可再寫信詢問我。
      以上步驟跟烘焙過程中在經過每個烘焙師的調整後,都會有不同的展現,但是就算烘焙師道行再高,咖啡豆本身品質不行,咖啡豆仍是無法成為一杯好咖啡,但是在好咖啡豆以及好烘焙師的前提下,咖啡的品質筆者相信舌頭跟身體會告訴每個人。
      希望大家在經過此篇的概論後,能對烘焙有個基本的概念;每個烘焙度都會造就每杯咖啡的特色,沒有哪個烘焙度就是正確,喜歡哪個烘焙度也是個人的喜好,不要去告訴誰哪個烘焙度比較好喝,改以用推薦的方式告訴大家哪邊有好咖啡喝,讓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舌頭的調性;同時也去尊重別人的選擇。
(註一)焦糖化反應:咖啡豆的碳水化合物或糖分,再170度c~205度c間進行焦糖化反應,蔗糖脫水後釋放水氣及二氧化碳,蔗糖的顏色由無色結晶轉變成褐色,並產生芬香物質:『二乙醯』(Discatyl,奶油成分之一,且具有奶油糖的香氣);HMF-呋喃類(Furans,具焦糖味);HAF-麥芽醇(Matol,俗稱糖味香料),而焦糖占熟豆的17%重量,味道苦中帶甘。
(註二)梅納反應:蛋白質降解與聚合
此反應並非只有化學反應,而是胺基酸與葡萄糖、果糖、乳糖、麥芽糖等還原糖在持續加熱時,進行一連串複雜的聚合與降解的作用。此作用並不一定在固定的溫度發生,但對咖啡而言約略在185度c~240度c過程中,胺基酸與碳水化合物反應後而發生的。而近年的研究發現,咖啡10%的苦味來自梅納反應。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後製(處理法)簡介

      在經過了莊園的種植、收成後,接下來就是除了品種、種植地外等最重要的步驟:『後製處理法』。而在目前大部分的處理法都以日曬半水洗水洗為主,另外還有幾種特殊處理法:蜜處理、體內處理法等等;網路上也有很多人在分享這些處理法,筆者怎麼寫也大同小異,不過自己對處理法的喜好度也有所差別,除了將處理法依自己拙見的想法寫下外,會在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裡面,如果這些想法有所偏頗也請大家給我一些指教。
      但是處理之前會首先經歷的,是將成熟果實確實的挑選出來;有兩種方法:一、使用顏色區分:通常成熟果實會以紅色外皮為熟成特徵,此時果膠層的糖分已大部分滲入果實之中,會大幅的增添甜度、果香度;相對的要是未熟果,會含大量綠原酸及高濃度的檸檬酸,使咖啡果實添增酸澀口感。 
二、將摘下之果實全部丟入水槽中:熟成及即將成熟的果實會入水底,而未熟果及不良的果實會起,但有時會發現被大量熟果壓在水槽底下未熟果,所以使用此方法仍須以顏色注意水槽底下的狀況。
日曬法
通常被使用於水源缺乏之國家,但於這幾年因為風味獨特也常被一些追求特殊風味的莊園使用。在挑選完熟成果後,將其鋪在曬豆場進行自然乾燥,隨時翻動咖啡豆避免部分潮溼造成發霉,而時間視氣候而定,約略在二至四周果實含水量降至12%以下而變硬後,再以打殼機將乾硬果肉及羊皮層,取出咖啡豆。此處理法最怕下雨回潮導致發霉,每晚也因避免濕氣過重,需將其移至室內。
筆者非常喜歡此類處理法的風味,雖然曾經喝過發酵過了頭的恐怖風味,但是在發酵適中的情況下著實令人著迷,日曬專屬莓果及酒香調性無論使用什麼烹煮法皆能讓其有非常漂亮的風味;但是有個容易被表現出來的雜味,非常考驗著烘焙師及吧台手的能力。
半日曬法:分為巴西半日曬、機械半日曬
巴西半日曬:在挑出成熟果後,篩出含果膠的豆莢;毋須經過發酵,改移往戶外曬豆場,因巴西氣候乾燥,約一天的時間果膠即會變硬,在期間需翻動豆莢避免回潮發臭,約兩至三天,豆莢就可達到一定脫水度,在使用烘乾機進一步乾燥,使含水量降至10.5%~12%,在進行儲豆數十天進一步熟成,出口前再將羊皮層磨去,將咖啡豆分級。
機械半日曬:使用水資源缺乏,濕氣重之地區。挑出成熟果後,篩出含果膠的豆莢,直接倒入果膠刮除機,取出表面光滑的豆莢,再拿去戶外曝曬,直至含水量降至12%即可入倉。
在以適合日曬程度下,筆者也很喜歡此類處理法的口感,帶有些許日曬味,讓莓果香氣及咖啡豆甜度帶有更多層次; 但是相對的要是處理不好時,曬過頭讓水份降低過多或是日曬時間不足讓水份過高,甜度及日曬味會讓整體比例發生落差性極高的變化。
水洗法:一般水洗法、肯亞式水洗、盧安達式水洗
水洗法可使咖啡生豆色澤美觀、賣相佳、品質高;酸香味跟明亮度較佳,較無雜味;但是水成本極高,故在一些水資源落後國家較不適用。
一般水洗法:挑選熟果之後,將其移至果肉篩除機,接下來式最重要的水洗發酵處理,以除去果膠層;因果膠層不易以水沖去除,故以水中各種細菌進行水解,將其分解成果膠酸,期間需不斷攪拌並以水沖刷槽內咖啡生豆,加速果膠脫離豆莢。時間約略12~36小時,視溫度及溼度而定,此時槽內會自然生出蘋果酸、檸檬酸、醋酸、乳酸、丙酸,部分酸香精靈也會同時滲入咖啡豆內;隨時檢視槽內發酵狀況,檢視是否果膠層已經脫落,以避免過度發酵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及酪酸而發出惡臭;在水洗發酵完成後將咖啡豆取出,乾燥後入倉。
肯亞式水洗:同一般水洗法起頭流程後,先自然發酵12小時(以PH值4.5~4.8為主),接下來洗去80%~90%的果膠層,在自然發酵24小時,清洗乾淨,再浸泡在水中24小時後,進行乾燥然後入倉。
盧安達式水洗: 同一般水洗法起頭流程後,先自然發酵12小時,清洗乾淨後,浸泡水中發酵24小時,再度清洗,浸泡水中20小時後,進行乾燥然後入倉。
此類水洗法,讓咖啡豆存有乾淨且明亮的酸度,含水量高,就咖啡而言擁有明亮的酸香,高度的甜度,乾淨的口感。筆者對此類的處理法感受最多,容易擁有較多易分辨的層次感,更容易發現咖啡中特有的味道,以及產地的特殊風味。
蜜處理: 
所謂蜜處理是去除咖啡櫻桃果皮後,留下黏稠的果肉部分,然後進行乾燥處理,而後去除果肉層及果膠層,接著入倉。而在乾燥期間需高頻率不斷翻動,避免果肉間黏住造成發霉;且需要在短時間乾燥,以避免發酵過度;以上多種原因都會造成蜜處理法發生易變得風險,故會較其他處理法需要更多的人力及時間成本。而在果肉的留存比例被分為幾種蜜處理法:80%果肉『黑蜜』;60%果肉『紅蜜』;40%果肉『黃蜜』;20%果肉『白蜜』;皆有不同的風味及展現。
筆者對於此類處理法的咖啡涉獵並不多,但對同一隻咖啡豆而言普遍都存在較高的體度,較長的尾韻,在甜度的展現上皆有很好的表現,甚至可以將甜度拉至尾韻的部份;但是比較遺憾的是較難喝到處理得乾淨的蜜處理咖啡豆,雜味常常在忽然間飄出來然後又消失,不過整體而言並不影響味道的展現。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咖啡樹種類概括

      友人常說:『常常在市面上聽到阿拉比卡這隻豆子。』這句話出了什麼問題?認識咖啡的人應該可以很快辨別出來問題出在哪,但是就台灣市場來說,普羅大眾因所學非動植物學或是未研究過咖啡,故在這方面的認知並不成熟;究竟這句話出了什麼問題?以下讓筆者好好解釋一下。
      既然咖啡樹是植物,自然在生物的分類就可輕易套用,『界門綱目科屬種 』這生物的七大分階中,階層越低生物的種數越多;對咖啡樹來說,分為兩大類別:『阿拉比卡(Arabica)』『羅布斯塔(Robusta)』還有其中一個額外的特別種類為:『賴比瑞亞(Liberica)』;但是因為他的產量不多且市場上並不流通,基本上以西非國家境內自行販售為主。所以筆者就以目前精品咖啡市場來進行討論。
『阿拉比卡(Arabica)』:
目前最早被發現的阿拉比卡的原生種有兩種; 
『鐵比卡(Typica)』:為最古老的原生品種,本身的體質較纖弱,抗病力差,易染上鏽葉病,結果數低,經濟效益亦差。咖啡樹頂葉為古銅色;咖啡豆豆粒較大,呈現尖橢圓形或是瘦尖型。 
 『波旁(Bourbon)』:生命力旺盛,抗病力較佳,在風味的普遍展現上也較上述者來的豐富,產量高於Typica30%以上,但每收耕後需休耕至少1年,較適合栽種海拔在1200M上的高度。圓身豆是為特徵;但也存在波旁尖身,產量低,體質較弱,市場上並不常見。
      但為何需要適度高海拔的種植區域?
1.溫差大:高海拔的溫度在早晚的變化是很大的,所以容易在結果時讓咖啡樹將大部分的甜度及營養集中在果實中,且整體風味會較低海拔豐富,會是咖啡甜度及風味展現上最大的主因,故一些追求風味的莊園都設置在適合的高海拔區域。 
2.蟲害:咖啡樹蟲有包含很多種類,大部分對咖啡樹有害的樹蟲都是以果實為主食的昆蟲,會直接啃食果實,直接鑽進果肉內直接進入果實之中,造成咖啡豆果實本身的損傷;再者,這些昆蟲類繁殖力強大,很容易就造成整個莊園的淪陷。但是在高海拔的情況下,昆蟲的活動力下降,不易生存,繁殖力也下降,反而讓蟲害的問題較不容易存在。
3.霜害:越是高海拔地區,越是容易有這問題,所以適當的高海拔地區,以及莊園主人的適當處理,會讓咖啡果實有更好生長空間;反之,咖啡果實容易凍傷,咖啡樹也不易生長,整體環境反而會無法讓咖啡樹繼續生存。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但是都是相輔相成的,主要還是以氣候情況造成最重要的原因,因其他因素依現在的科技都可以被克服,就只有氣候是唯一最難控制的,所有的莊園主人也一樣都是看天吃飯,但在其他因素上,莊園主人都要擁有處理其他因素的能力,以營造讓自己咖啡果實安心生長的環境。
以上兩種原生種目前並非市場上主力,但是幾乎所有源頭都來自此兩類原生種,以下將介紹一些特殊的基因突變種。
       
Kenya『SL28』、『SL34』(波旁嫡系):20世紀初,法、英傳教士及研究人員在肯亞篩選優良且風味出眾的肯亞樹種,且培育出來的Bourbon嫡系,種於肯亞高濃度的磷酸土壤中,使其有專屬於他的特殊水果酸香。
藝妓(Geisha):屬於Typica家族,於1931年從衣索比亞的藝妓山(Geisha Mountain)輸出,歷經坦尚尼亞>哥斯大黎加>巴拿馬,於2005年後才被真正看重。也是近幾年來身價飆升最快的新寵兒。
黃色波旁(Bourbon Amarello):因果實成熟後與一般咖啡果實所呈現之紅色不同,而是呈現黃色而得名。
卡杜拉(Caturra):Bourbon單一基因變種,產能及抗病力較原生種佳,樹高較低,較方便採收,也可適應高密度栽種,但需要多施肥,成本較高;缺點為每兩年有產能起伏的問題,風味較波旁差,但不需栽蔭樹(※註1),亦稱為曝曬咖啡(Sun coffee);適合栽種於700M>1700M的高海拔區,適應力強,海拔越高風味越佳,但產能會降低。
帕卡斯(Pacas):在薩爾瓦多被發現的Bourbon變種,產能高,品質佳,常扮演改良品種的『種馬』。
薇拉莎奇(Villa Sarchi):市場較少見,1960年代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的Bourbon變種。
象豆(Maragogype):豆體較一般阿拉比卡豆大二至三倍,為Typica變種,於1870年在巴西東北部帕西亞洲(Bahia)的瑪拉哥西貝(Maragogype)產豆區發現;宜種植於1000M以上的高海拔;風味佳,酸度溫和,甜香宜人;產能低。
※以下為阿拉比卡雜交種
新世界(Mundo Novo):Bourbon與Sumatra Typica自然混血的品種,最早發現在巴西;產量高,耐病蟲害,品質佳,被巴西當做咖啡業的新希望;唯一缺點是樹高常高於三公尺以上,不易採收。
卡杜艾(Cutuai):為新世界與卡杜拉的混血品種,繼承了卡杜拉樹身低的優點,另一優勢為結果扎實,強風不易吹落,強化阿拉比卡果實弱不驚風的缺點;缺點為果實成熟有紅黃果之分,紅色果實風味較優;且樹齡較短。
帕卡瑪拉(Pacamara):血統複雜,為Typica變種象豆與Bourbon變種Pacas雜交品種,豆粒碩大僅次於象豆,為薩爾瓦多的後起之秀。
肯特(Kent):印度發現的Typica混血品種,產量高,抗病能力高;但風味不佳。 
以上幾種為較常見之基本種類,另外還有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的雜交,以及各種新的種類等等,待之後介紹莊園時會再做更多的詳細解釋。
註1:蔭遮樹:有助於孕育咖啡的酸香度,在無陽光直射下,咖啡樹的新陳代謝較慢,易於讓養分與芬香物累積,此因素適用於大部分各海拔的咖啡樹。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莊園的簡介

     『莊園』這名詞,對一般人們而言,是個種植的地方,無論是水果、稻作等,只要能生產作物的地方即被稱為莊園;所以無論好的作物或是不好的作物都來自於莊園,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並非所有的好作物都來自莊園。
      這麼解釋好了,既然我們認定莊園的意義是種植作物的地方,那今天我們把一塊地圈起來,然後也從事種植的行為,那我們也可以是莊園的主人,但是並不代表我們所種植的作物是可以符合我們想要傳達給第三者的味道或想法; 所以好的作物不只需要農家擁有想要種植好作物的決心、還需要相當的技術、防治外來傷害(蟲害、霜害、類金屬、外來種、生物盜採等),最後還要有能處理熟成作物的技術;這些環節一個都不能省,但作物的價值除了以上原因外還會多一些特殊因素:土壤肥沃度、金屬離子含量及種類、作物的品種、緯度、氣候、海拔等等許多不同原因,所以才會有同種作物不同風味的結果。
       而筆者在開始所說明的,『並非所有好作物都來自莊園』,這句話對筆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知名烘焙師Simon說過:『不要有莊園迷思。』如果把這句話跟剛剛所說明的匯集在一起後,是否能讓讀者們感受到其中的原因呢?那也讓筆者把這些話拆開來看看。
        莊園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要有莊園的產生?莊園究竟在作物中扮演什麼角色?為什麼莊園會在商業行為上被放大?
        莊園的重要性在於它所種植的作物並非完全的民生作物(稻米、小麥、花生、豆類等等一般生活所需之作物),可以進行小量且精緻的耕作,在對於一些特殊作物的耕植過程中是很重要且必要的,故在精品咖啡或是特殊作物中莊園是佔有很重要的成分。 
       而為什麼要有莊園的產生?每個莊園的主人都擁有他的想法,都想要呈現作物最好的狀態給食用者,但是想法帶來的是對種植精緻度的不同、對作物的種植方法的不同、或是想要營利、或是量產;種種想法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但是決定口味的是消費者,為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性,以及讓每個莊園主人的想法被發想出來,總總原因才讓更多莊園生成 。
        莊園在作物中扮演著生成、培養、保護跟收穫這幾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每個角色中又分成很多細項:
        生成(種植):挑選品種且種植於適合酸鹼度的土壤,及挑選良好生長空間等等。
        培養:施與肥料、供給所需的水份陽光即調整適合的溫度等,以維持作物的正常生長。
        保護:自然的食物鏈造就作物也是其中一環,因而作物會有蟲害、菌害、外來生物的啃食及被外來植物所淘汰的可能性;再有可能就是霜害(溫度控制不佳、氣候變化)、重金屬汙染土地導致植物也吸收其可能危害人生命之元素;除以上種種原因外還有很多需要被莊園主人注意的,影響作物生長的原因,皆是莊園主人必要去保護作物的作為。
        收穫: 作物收耕對莊園主人就像是最後一戰,成功與否也決定了每次耕作的總成績;如果在收穫時稍不小心,有可能讓這次耕期成為了白做工的結果,故在收穫時的每個步驟,判斷熟成與否,作物的人工處理,機械處理到最後出貨包裝等等,都關係著消費者對他的作物去進行批判,讓價錢有所高低起伏。
        而莊園在產量受限的情況下是否可達到大量商業行為需求?這答案在某些條件下是可以成立的;而莊園這字面如果依傍著上面的說明是容易讓一般消費者感到安心的,故在行銷手段上多了莊園的幫忙,自然容易增加銷售成績,那銷售成績成長後,大企業或是財團們自然會要求再持續地販售此類產品,而對莊園大量的批貨;但是莊園的土地、每次收成量、及季節限制等等因素,讓莊園是無法達到此收購數量,再者如果莊園主人首要目的是為了收入,必會使用非正常生長的程序逼的作物可以每年多一獲或是非正常季節收成等等方式,以維持出貨量;所以要配合商業行為的收成量還是有辦法達到的。
        說到這邊,我想大家應該對所謂『莊園迷思』應該有些想法了,的確莊園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可動搖的,但是在莊園主人的想法下,將會左右莊園的走向,究竟是往量少質精還是量多質劣。那是不是有可能會有量多質也精的情況呢?答案也是可能的,但是機率跟機會太低;主人、農工及所有莊園相關人員都擁有相同觀念相同的理念,在擁有大坪數的狀況下的確是可能發生;但是相對投入的心力也相當多,是否能符合商業低價收購的條件,我想應該是非常困難;故在商業性質下所販售的莊園作物,筆者對他的品質會抱著吃過一次確認味道的心態去嘗試。
        在莊園主人用心思所種植的作物,筆者會希望大家不要用買便宜的心態去看待,像在上一篇所描述的,食用後給你的感動是否真的讓你需要用金錢去評價這些作物;還是心懷感激地將這些作物食用完畢,然後給予每個曾經經手這作物的人們最大的尊重。
        換回咖啡來說,常常聽說:『一杯咖啡賣一兩百元好貴啊!幹嘛不喝商店咖啡就好,反正都是咖啡!』這句話已經讓咖啡失去了所謂的價值性。為什麼會有兩種層級的咖啡呢?仔細想想非常簡單,品質造就一切;試問同樣是咖啡為什麼商店咖啡可以用低廉的價錢販售,而精品咖啡店卻要以高價販售?
        商業咖啡的出現是為了現代環境快速、方便及親民的條件下出身的,那從莊園到一杯咖啡究竟要降低多少成本才可以到達那麼低廉的價格呢?一再地降低,莊園主人不止降低的原則,後製在降低,烘焙師跟咖啡師在用心也救不回這些品質,更甚至將烘焙師及咖啡師再省去,以達到低價咖啡的結果。
        而精品咖啡卻步步為營,省一步驟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莊園主人的高原則堅持下,後製的細緻,烘焙師對咖啡豆的詮釋到咖啡師技術的操作手法,到大家手上的是杯結合眾多人心血的咖啡。
        在此,筆者並不會對莊園下任何評論,因為一杯咖啡的香味跟口感會讓他自己說話,我會寫下的都是我自己感受到用心的咖啡,希望這篇對莊園的簡介能滿足大家對莊園的一些疑問;莊園對我而言是重要的,但是莊園的產物是不是一個絕對的好東西呢?這也是Simon要我們去思考的所謂『莊園迷思』。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簡介

        雖然網路上已經很多人在分享莊園的故事,但是似乎沒人在對咖啡豆做完整的履歷;咖啡莊園、後製、烘焙師、到咖啡師成為一杯咖啡以前的經過,在臺灣尚未被很多人所重視;其實一杯咖啡的生成,是經過了非常多繁瑣的步驟,才造就了這杯精緻且高品質的咖啡,每一個步驟都是非常的重要且必要的,如果哪個步驟有疏忽就會反映在咖啡上;所以當大家發現你眼前這杯咖啡讓你感到感動,請也仔細想想他的背後究竟有多少用心的人,才會讓你感動。
        筆者之所以要開始自己做這些履歷,是為了要讓大家不要忽視一杯好咖啡背後的用心,也請大家在喝咖啡時也想想這些令人感動的咖啡,是否要用價錢去評價他,還是用你口中的感受去享受它,然後去追求它的源頭,進而去瞭解這杯咖啡他真正的價值。
        筆者本身在精品咖啡經歷的時間並不長,目前在台北某知名小咖啡廳幫忙,每個星期二三四都有可能遇到我:我仍在持續學習更深更多的咖啡知識,為了讓大家知道每一杯好喝咖啡的背後要多少努力,我會認知更多且聽取更多的想法,所以當咖啡履歷有錯誤,請前輩們不吝嗇指教,一旦確認錯誤我會立刻更改。
        咖啡履歷的內容會包含了莊園、後製〈處理法〉、烘焙師〈當然要當事者願意曝光〉、咖啡莊園的狀況、小故事等等資訊皆會盡力寫出來:那咖啡的種類目前先以筆者四處去喝到的咖啡先著手,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如果有朋友願意透露一些我還沒得到的資訊也可以寄信給我。信箱:nikeguy73020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