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莊園的簡介

     『莊園』這名詞,對一般人們而言,是個種植的地方,無論是水果、稻作等,只要能生產作物的地方即被稱為莊園;所以無論好的作物或是不好的作物都來自於莊園,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並非所有的好作物都來自莊園。
      這麼解釋好了,既然我們認定莊園的意義是種植作物的地方,那今天我們把一塊地圈起來,然後也從事種植的行為,那我們也可以是莊園的主人,但是並不代表我們所種植的作物是可以符合我們想要傳達給第三者的味道或想法; 所以好的作物不只需要農家擁有想要種植好作物的決心、還需要相當的技術、防治外來傷害(蟲害、霜害、類金屬、外來種、生物盜採等),最後還要有能處理熟成作物的技術;這些環節一個都不能省,但作物的價值除了以上原因外還會多一些特殊因素:土壤肥沃度、金屬離子含量及種類、作物的品種、緯度、氣候、海拔等等許多不同原因,所以才會有同種作物不同風味的結果。
       而筆者在開始所說明的,『並非所有好作物都來自莊園』,這句話對筆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知名烘焙師Simon說過:『不要有莊園迷思。』如果把這句話跟剛剛所說明的匯集在一起後,是否能讓讀者們感受到其中的原因呢?那也讓筆者把這些話拆開來看看。
        莊園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要有莊園的產生?莊園究竟在作物中扮演什麼角色?為什麼莊園會在商業行為上被放大?
        莊園的重要性在於它所種植的作物並非完全的民生作物(稻米、小麥、花生、豆類等等一般生活所需之作物),可以進行小量且精緻的耕作,在對於一些特殊作物的耕植過程中是很重要且必要的,故在精品咖啡或是特殊作物中莊園是佔有很重要的成分。 
       而為什麼要有莊園的產生?每個莊園的主人都擁有他的想法,都想要呈現作物最好的狀態給食用者,但是想法帶來的是對種植精緻度的不同、對作物的種植方法的不同、或是想要營利、或是量產;種種想法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但是決定口味的是消費者,為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性,以及讓每個莊園主人的想法被發想出來,總總原因才讓更多莊園生成 。
        莊園在作物中扮演著生成、培養、保護跟收穫這幾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每個角色中又分成很多細項:
        生成(種植):挑選品種且種植於適合酸鹼度的土壤,及挑選良好生長空間等等。
        培養:施與肥料、供給所需的水份陽光即調整適合的溫度等,以維持作物的正常生長。
        保護:自然的食物鏈造就作物也是其中一環,因而作物會有蟲害、菌害、外來生物的啃食及被外來植物所淘汰的可能性;再有可能就是霜害(溫度控制不佳、氣候變化)、重金屬汙染土地導致植物也吸收其可能危害人生命之元素;除以上種種原因外還有很多需要被莊園主人注意的,影響作物生長的原因,皆是莊園主人必要去保護作物的作為。
        收穫: 作物收耕對莊園主人就像是最後一戰,成功與否也決定了每次耕作的總成績;如果在收穫時稍不小心,有可能讓這次耕期成為了白做工的結果,故在收穫時的每個步驟,判斷熟成與否,作物的人工處理,機械處理到最後出貨包裝等等,都關係著消費者對他的作物去進行批判,讓價錢有所高低起伏。
        而莊園在產量受限的情況下是否可達到大量商業行為需求?這答案在某些條件下是可以成立的;而莊園這字面如果依傍著上面的說明是容易讓一般消費者感到安心的,故在行銷手段上多了莊園的幫忙,自然容易增加銷售成績,那銷售成績成長後,大企業或是財團們自然會要求再持續地販售此類產品,而對莊園大量的批貨;但是莊園的土地、每次收成量、及季節限制等等因素,讓莊園是無法達到此收購數量,再者如果莊園主人首要目的是為了收入,必會使用非正常生長的程序逼的作物可以每年多一獲或是非正常季節收成等等方式,以維持出貨量;所以要配合商業行為的收成量還是有辦法達到的。
        說到這邊,我想大家應該對所謂『莊園迷思』應該有些想法了,的確莊園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可動搖的,但是在莊園主人的想法下,將會左右莊園的走向,究竟是往量少質精還是量多質劣。那是不是有可能會有量多質也精的情況呢?答案也是可能的,但是機率跟機會太低;主人、農工及所有莊園相關人員都擁有相同觀念相同的理念,在擁有大坪數的狀況下的確是可能發生;但是相對投入的心力也相當多,是否能符合商業低價收購的條件,我想應該是非常困難;故在商業性質下所販售的莊園作物,筆者對他的品質會抱著吃過一次確認味道的心態去嘗試。
        在莊園主人用心思所種植的作物,筆者會希望大家不要用買便宜的心態去看待,像在上一篇所描述的,食用後給你的感動是否真的讓你需要用金錢去評價這些作物;還是心懷感激地將這些作物食用完畢,然後給予每個曾經經手這作物的人們最大的尊重。
        換回咖啡來說,常常聽說:『一杯咖啡賣一兩百元好貴啊!幹嘛不喝商店咖啡就好,反正都是咖啡!』這句話已經讓咖啡失去了所謂的價值性。為什麼會有兩種層級的咖啡呢?仔細想想非常簡單,品質造就一切;試問同樣是咖啡為什麼商店咖啡可以用低廉的價錢販售,而精品咖啡店卻要以高價販售?
        商業咖啡的出現是為了現代環境快速、方便及親民的條件下出身的,那從莊園到一杯咖啡究竟要降低多少成本才可以到達那麼低廉的價格呢?一再地降低,莊園主人不止降低的原則,後製在降低,烘焙師跟咖啡師在用心也救不回這些品質,更甚至將烘焙師及咖啡師再省去,以達到低價咖啡的結果。
        而精品咖啡卻步步為營,省一步驟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莊園主人的高原則堅持下,後製的細緻,烘焙師對咖啡豆的詮釋到咖啡師技術的操作手法,到大家手上的是杯結合眾多人心血的咖啡。
        在此,筆者並不會對莊園下任何評論,因為一杯咖啡的香味跟口感會讓他自己說話,我會寫下的都是我自己感受到用心的咖啡,希望這篇對莊園的簡介能滿足大家對莊園的一些疑問;莊園對我而言是重要的,但是莊園的產物是不是一個絕對的好東西呢?這也是Simon要我們去思考的所謂『莊園迷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